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探索产教融合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和技能水平。8月31日下午14:30,生命科学学院在逸夫楼学术报告厅开展“解放思想,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大讨论”,教师发展中心亢福仁教授及生命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毕台飞主持。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徐伟洲作了题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学院 服务地方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重点介绍了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的建设内涵、建设内容、建设现状、建设举措以及发展展望。他指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的核心理念是以聚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为主要抓手,坚持“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实现途径。他强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应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涉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时应搭建校企专兼结合、互聘互用、交互锻炼、联合指导、协同提升的“双师双能”型师资平台,构建多方共建力量聚合、优质资源整合、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益目标契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教师杨星博士作了题为《现代产业学院:以专业之“笔”融合产业之“章”》的报告。他结合在东莞理工学院参加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题研修班培训心得,从现代产业学院的界定、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难题以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提出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打造若干开放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特区”,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此外,他还强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三条有效途径:一是完善学院各项建设,搭建“校政企协”多方协同育人的高效平台;二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多方协同育人的利益共享与长效运行机制;三是契合现代产业需求,构建三维立体式多方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动物科学专业负责人敬晓棋教授作了题为《领悟教育之道与技 推动专业课程建设》的汇报。他结合在厦门大学参加的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学习的心得体会,向大家分享名师眼中的教育之道与计。他提出榆林学院可参考“平台大学、微学院、人文智库、游学大学、博雅学院、接口大学、人体大学、技术大学、高级游戏研究院、博识大学”10种数字化转型大学的构想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负责人张宁宁副教授作了题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责于心,履责于行》的汇报,她以起航篇、名师篇、实践篇及反思篇四个方面来讲述她的厦门大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之旅。她认为:党建与教学业务工作应紧密结合,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教风学风;高校应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和大学转型的规律和大学的自然转型与人为转型等转型方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育者首先要“育己”,需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更新自己;学校、团队还有教师都需从多角度探索课程改革,加快推进专业建设。
博士刘米利、梁飞虹先后作了题为《提升教师素养,回归教师本分》和《以站讲台为天职,传承奋斗精神,用智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汇报。他们分享了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新进教师能力培养训练营的学习心得。他们表示,将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运用到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做贡献。
院长毕台飞追忆自己在北京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培训时所感所触,他强调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校园文化,还需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把适宜的企业文化融入到现代农业产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是生科院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本次大讨论,为我院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深入进行课堂变革,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