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项目《陕北白绒山羊产羔性状的遗传、营养及免疫综合调控机制研究》启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由我校科研处负责人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玉林教授、华进联教授、王昕教授,榆林学院张晓副校长,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屈雷及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会。

陈玉林教授和华进联教授分别从技术路线和合作机制角度提出建议,强调多学科交叉与数据共享的重要性。王昕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总体目标、研究内容和年度计划。项目将利用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等前沿技术,系统解析陕北白绒山羊多羔性状的遗传、营养及免疫调控机制,旨在构建促进排卵的调控技术体系,为提升绒山羊繁殖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屈雷教授就学院承担的具体任务进行了说明,包括卵泡体外培养、颗粒细胞分离、关键代谢物体内验证及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分析等。在座谈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项目技术难点、资源调配和成果转化展开热烈讨论。
张晓在总结发言中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四点要求:一、强化责任意识:项目团队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每一项研究任务按计划推进。二、注重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两校的学科优势,加强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三、严格经费管理:规范使用项目经费,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于科研攻关。四、推动成果转化:在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与实际生产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张晓还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开展,尽可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榆林学院联合承担,实施周期为四年,总经费262万元。此次项目启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我校的科研合作进入新阶段。两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我国绒山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