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榆林学院“陇间膜语·陕北寻踪”暑期社会实践队、“黄土逐梦·旱区探微”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三下乡”社会实践征程。首站走进榆林市飞宇种业有限公司与榆阳区新动甜瓜种植种苗培育基地,以专业所学深度挖掘现代农业科技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青春力量。

在榆林市飞宇种业有限公司,实践团队深入探索陕北特色农作物育种的奥秘。公司陈列厅内,玉米、谷子和糜子等区域特色作物品种琳琅满目,每一个品种背后都凝聚着科研团队的智慧。在种子加工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从脱粒、净化、筛选、包衣到分装实现智能化作业。实践队员们亲自参与种子标准化包装流程,近距离见证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环节。飞宇种业遵循“好种配好肥”的理念,将养分配比与作物生育期特点巧妙融合,极大提升了作物产量,展现出现代农业的集成创新魅力。

而在榆阳区新动甜瓜种植种苗培育基地,智能温室大棚宛如一座“数字农业样板间”。棚内,自动调节遮阳、灌溉系统,为作物生长营造出精准适宜的环境。队员们近距离观摩精准灌溉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构造,亲身体验工厂化育苗工作环节,切身感受到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种业研发实验室到农业生产车间,实践队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深刻体会到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强大赋能作用。一名团队成员感慨道:“当课本上的育种理论变成手中实实在在的种子包装,当智能设备数据与作物生长需求完美契合,我们真切感受到专业知识焕发出的鲜活生命力。”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据悉,榆林学院实践团队后续还将持续深入陕北农业生产一线,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积极服务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以创新思维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更展现出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领航,青春助力。榆林学院实践团队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在黄土旱区的广袤土地上书写着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精彩篇章。未来,期待更多年轻学子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共同描绘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